晴時多雲

自由廣場》引進外籍人才 是本國人才的解放–從洗衣機到外傭的反思

◎ 林逸民

台灣許多社會主義學者談起勞動問題,總是違反市場基本原理,抱持固陋的保護主義,聲稱引進外籍人才就會「搶了本國人的工作」,這種謬論隨著過去許多工運運動者進入政府,甚至成為難以撼動的迷信。

在洗衣機普及之前,世界各國的婦女,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時間耗在洗衣服之上,也因此只能成為家庭主婦。洗衣機普及之後,如今社會學與女性主義學者讚揚科技解放了女性,歐美婦女從洗衣服的勞務中解放出來,產生大量職業婦女,促進了歐美經濟繁榮發展與兩性平權。

試問,我們會說洗衣機「搶了婦女的工作」嗎?實情是,婦女的洗衣工作「被搶」以後,進入職場擔任更高價值的工作,成就了婦女,也成就了社會。

台灣勞動力當前陷入嚴重不足,其最主要原因,是生育率的低下,但還有一個次要原因,就是婦女的勞動參與率偏低,若詳細分析,婦女並不是一開始就不進入職場,而是生育年齡之後,勞動參與率就陡然下降。這有很明顯的原因。

固陋的保護主義認為要保護本勞保母的工作,保母是辛苦繁瑣的工作,待遇若沒有比大部分基層工作高,沒有人願意當,但若保母薪資比婦女自己的工作還高,婦女合理的選擇,就只能自職場離職,自己照顧小孩。多年後,因脫離職場太久,產生落差,導致難以回到職場。若想保住工作,只能選擇不生小孩,自然生育率低落。

另一方面,如今台灣人大多晚婚,小孩長大往往就開始面臨長輩逐漸需要照護,又面臨同樣的固陋保護主義:認為要保護本勞的工作,對外傭嚴加限制。同理,照護是艱辛的工作,待遇若沒有比大部分基層工作高,誰會願意當?但當照護員的薪資比自己還高,其結果婦女又要脫離職場照顧家中長輩。

「保護」的結果,本勞也還是沒有工作,只是迫害台灣婦女,逼使其脫離職場,荒廢職涯發展,被迫擔任無累積性、無發展性可言的照護工作,釀成婦女勞動參與率無法提升的苦果。

台灣對外傭需求殷切,無數家庭在暴虐的保護主義下受苦,為了一絲喘息,形成各種造假、非法與灰色地帶亂象,其實,民主政府應該反映民意、為民服務,當人民有迫切的需求,政府應該盡量滿足,不是從象牙塔高高在上的用反市場的迷信對人民施加桎梏。

洗衣機解放了婦女的洗衣工作,使人類文明飛越,如今我們同樣應該將台灣婦女從照護工作解放出來,台灣女性的職涯成就將更為耀眼,也將帶動台灣社會經濟大幅成長,生育率也才能恢復。如今台灣的勞動力已經拉警報,生育雖緩不濟急,但婦女勞參率提升可為及時雨。該是拋棄不切實際的保護主義的時候了。

(作者是福和會、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、醫學博士)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 點我下載APP  按我看活動辦法

已經加好友了,謝謝
歡迎加入【自由評論網】
按個讚 心情好
已經按讚了,謝謝。

編輯精選

載入中